找到相关内容590篇,用时3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从思想理论的层面看佛教的中国化   洪修平   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页303~315   ...   提要   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不同的途径、阶段与方法,并有汉化、藏化和傣化等的不同。就外来佛教与汉文化的关系而言,佛教的中国化在思想理论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方术灵神化、儒学化和老庄玄学化等三...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34923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在传人中国以后,十分注意“人乡随俗”的重要性,自觉发挥自身适应环境的内在机制,以“随机”、“方便”为理论依据,积极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可以说,佛教自传人的时候起,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思想理论上看,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佛教的儒学化和老庄玄学化,而外来佛教的儒学化和老庄玄学化最早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表现出来的。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的...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396352.html
  • 法界缘起说的教学体系及其演变历程

    其弟子智俨,将法界观发展形成十玄缘起、六相圆融,成为阐述法界缘起的两大理论支柱。华严三祖法藏,在继承师说的基础上,综合他们的思想,又将法界缘起说进一步完善起来,终于完成了创宗立教的伟大使命,使华严宗...华严宗的教学思想理论达到高潮,法界缘起的教学体系,表露无遗。本文将以此为线索,探讨他们的演变历程,及其教学体系。  第一章法界缘起说的建立,主要说明法界缘起是依如来藏缘起说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3855834.html
  • 楚山绍琦禅学思想概述

    。   一、心性本源论   心性本源、心物不二,是楚山绍琦的禅学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楚山绍琦在他的法语和诗文中对此作了大量的阐述和表达。   首先楚山绍琦区分“真心”和...程朱理学)中表达最高本体本源的思想理论几乎都吸收进来,用以形容“心性”至高地位和全能作用,说明“心性”在宇宙和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如陆九渊认为,心即是理,...

    吕有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4758882.html
  • 佛学的儒学化与儒学的佛学化”——以《坛经》、《复性书》为例

    佛学的儒学化与儒学的佛学化”——以《坛经》、《复性书》为例  赖永海  佛教自传人中国之后,受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  佛教的中国化,就思想理论说,最突出的表现...、《坛经》是中国佛学  儒学化的代表作,它的最大特点是把  佛性心性化、人性化  《坛经》在思想理论方面的最大特点,是用儒家的心性、人性学说去理解、诠释传统佛教的佛性理论,把印度佛教作为抽象本体的“...

    赖永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3864649.html
  • 唯识宗对道教理论的影响

    生硬。  王玄览的《玄珠录》是在《海空经》的基础上所做的更深层次的理论探索。王玄览围绕着道性与众生性,从思想实质上借鉴了唯识观点,熔道释二家学说于一炉,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道教理论。他以“道在境智中间”这...得以能全方位地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显庆三年(658年)四月,东明观道士李荣与大慈恩寺僧慧立展开了一场辩难。慧立曾参予玄奘译场,其思想深受玄奘唯识影响。在这场辩难中,慧立诘问李荣“道”是有知还是无知。...

    耿 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4169616.html
  • 因而不施 施莫之广——关于“不施”的讨论

           佛教以布施为其重要的法门之一,并视其为取得功德的主要方法之一。每个佛教徒都以布施作为自己向佛的光荣,寺院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布施有法施和财施二种,“法施”是指用佛教的思想理论来劝...。”   伦理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功利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对众生而言,在努力追求菩萨道的道德境界的同时,即按照“不施”的理论去做一切事情,还应该能够在利益上显示其应有获得的价值。这一点在佛教伦理思想...

    黄夏年

    |布施|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0743161906.html
  • 谁在六道

    都在自心中   大多数人对于佛教的六道思想,多只认定是一种佛教的思想理论,顶多认为是死后的去向,却不知日常生活也用得上。研究佛学多年,著有《揭开的秘密》一书的美国心理学博士华特.安德逊(Walt ...

    佚名

    |轮回|无常|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1014198370.html
  • 蒙古族学者用藏文研究因明学的概况

    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并在后来的佛教学者们的逻辑思维里涉及辩证逻辑的重要问题。即阿旺丹德尔、苏都纳木扎木苏等蒙古族逻辑学家写出独立的逻辑著作,研究前辈们的思想理论,并对逻辑推论等问题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他们主要学习、解释、传授古代东方特别是印度、西藏佛教思想的优良传统。   蒙古族思想家虽然解释佛教—哲学方面的著作,但主要解释唯心和正理哲学著作。另外,解释唯心和正理哲学著作的人们注意认知理论、因明...

    图·乌力吉 莫日根巴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23838780.html
  • 听闻经教应具之素质

    佛法的真实利益,反而在听闻分别各种佛经的思想理论之后,烦恼丝毫没有得到消除,执着却越来越坚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尤其是现在的大多数佛学院里面的同学,每天要接受各种佛经课程的听闻、学习、训练,却反而感到精疲力竭,面对佛法义理的庞大思想体系而感到厌倦,或者想到要退学,甚至于对佛法的修行也打退堂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呢?   这就是听闻经教的人,没有进入听闻经教所应具备的最佳状态。如果自己能够进入最佳...

    达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5641647.html